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校园 >

从根部起舞

时间:2013-05-25 20:3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读嘉德诗集《南拐巷之舞》 那曼妙的舞者,凌虚御风,长袖翩芊,神气高蹈,通兑洒脱,一招一式看似无凭无依,实则魂系乡土,脚踏实地。万变不离其宗,故能根其深茂其叶,实其土沃其华。 嘉德是河南省内黄县楚旺镇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拐巷有着切肤切骨复切

  ——读嘉德诗集《南拐巷之舞》
  
  那曼妙的舞者,凌虚御风,长袖翩芊,神气高蹈,通兑洒脱,一招一式看似无凭无依,实则魂系乡土,脚踏实地。万变不离其宗,故能根其深茂其叶,实其土沃其华。
  
  嘉德是河南省内黄县楚旺镇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拐巷有着切肤切骨复切魂的乡情和牵念。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童年,有他的农事,有他的乡音……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都无法忘记风筝的彼端和扶摇的炊烟,因此,嘉德把他的诗集定名为《南拐巷之舞》,不是别有用心,也是煞费苦心的。但我以为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从根出发,既抓住了本真,又抚慰了心灵;从根出发,无论走到哪儿,都有源源不断的营养脐血;从根出发,可以先天充沛地舞出飞天英姿,飒爽年华。嘉德的故乡是作为三省通衢的楚旺,那是个“和西楚霸王有关的地名”(《楚旺》),有着美丽的传说:“草木皆兵/月光下虞姬依旧是美人坯儿/寺庙荒废,征战遗迹/千年时光,楚旺依旧是楚旺”(同前),嘉德爱着他的家乡,那里有“慈眉善目的麦子,温柔体贴的麦子”(《陈麦子》),有“哥的好脾气”(《无题》),有“十字街头苍老妇人的喊声”(《陌生》),也有“一棵速生杨,承载中原厚重”(《速生杨》)。诗人忘不了“桐木打的风箱,我试着伸拉/让灶膛的炉火更旺,冰冷的水沸腾”(《风箱》),因为“腊月二大娘把媳妇娶进门……南拐巷只知道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吉日/把炉火烧旺,热腾腾的饭菜等着女儿女婿外孙到来”(同前),这是一幅多么温煦的乡村新年图啊;作为风俗的集中体现的地方戏曲,更是亲密乡里、承载悲欢、抒情达意的有效载体:“楚旺是我经常提起的地方/落腔是我听惯了的落腔//在楚旺,落腔是唱给自己听的/在楚旺,落腔是唱给村庄和集镇听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被落腔连接/喧嚣的午后,落腔是楚旺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声声低吟浅唱,一声声倾诉哀鸣/楚旺弥漫着乐音”(《在楚旺听落腔》),我都被吸引了,真想去听听呢;但是这不能太奢侈了,不是年节怎么能轻易听到。所以,每逢年节,嘉德回到家乡,看望幼时伙伴:“只有年节才能相聚,我的发小灰突突的脸/脏兮兮的手,天南地北闯天下/异乡的月亮星子让他耗尽青春/盼落叶归根……”(《年节》),以至于“离家越远,压在胸口的石头越重/沉闷到喘不过气来”(同前);还有“和我同岁的崔大炮”(《崔大炮》),“一粒饱满的豆子/一粒长在庭院的豆子”(《一粒豆子》),“李老太喜极而泣”(《一封家书停留火车站的货仓》),“被警察带走”(《一斗米折腰》)的老李头,乃至“找寻不到我的灵魂”(《灵魂》)。他们演绎了乡村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令人扼腕长叹。大多数还是喜庆:“一场婚礼是乡村全部希望/不用登记也不用证婚人/……结婚誓言是长长车队和全部亲朋好友/用一生呵护你的小女人”(《结婚》)。这些浸染在风俗里的场景连着我们的血脉。尤为感动我的是嘉德给老母亲捶背点眼药水的情景,显得那么细心那么温存那么孝顺。《眼药水》是一首好诗,有心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囿于篇幅,就不全文引录了。
  
  然而,诗人似乎又是忧郁的。诗集第一辑《南拐巷》下引墨西哥诗人Paz诗句“最好不要回到乡村/那瓦解了的乐园”,并将之化用到自己的诗歌《一亩三分地》中。华夏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加上彻底摧毁传统的“新农村运动”,农民赖以活命的一亩三分地也保不住了。世世代代藏在农民心头梦里的小康理想——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被彻底粉碎。嘉德在这首诗中写道:“最近要建什么‘领秀城’/所谓的厂矿/占领几百人的口粮田/我和儿子必须离开乡村”(《一亩三分地》)。从社会进步的历史大背景看,我无法推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从诗歌美学的文本意义看,我们都是痛苦流离的“失乐园”者。即使到了舒适的现代都市,“我牵挂着西屯的一亩三分地”(同前),对喜欢城市色彩的儿子,“对于南拐巷,年节时被我强迫着回去”(同前),看看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也许,诗人忧郁的是,现在,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回去,近距离抚摸感受故乡的点点滴滴,以后,我们想家的时候,该去哪里看看呢!我曾在一篇散文中说: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了。可是,父母百年之后,我们何以寄托哀思呢。风俗的断层,就在我们这一代出现。可悲的是,出现就无法倒转。
  
  “喧嚣处处,根本找不到一块安静地方/脚下不是殷商不是邺下/道路一次次加宽重修/肥沃土地被直插云霄的楼房侵蚀/水的浑浊掺杂农药化肥……”(《南拐巷找不到独处的地方》)。“炊烟和老酒浸泡过的腔调/把土路变成水泥路……落腔被街舞代替,我便再也回不到过去/被搁浅在村庄,被搁浅在城市与城市的高速/落腔的声调越来越弱/爱也在落腔的声调中渐渐迷失”(《在楚旺听落腔》)。人类是不是永远在寻找一块生命的净土!
  
  面对“所有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所有迷惑自己的位置”(《繁星》),面对“一次次迁徙你我改变的乡音”(《无题》),面对“大包小包乡村的故事让我捎回城市”(《不如归来》)的爹娘,诗人“只想站在属于自己的街道庭院/默数千万颗繁星直至睡去”(同前),那种茫然,那种无奈,那种酸楚,让我们彷徨低回。被生硬地从土地上赶走,诗人选择的是归去。同样,一颗被束缚在狭小空间的花生,也有着逃离的冲动。“只要能回到田野/就是野种的花生来年也会发芽开花结果”(《楚旺老油坊》)。在此,诗人以拟人手法,递进一层更加强烈地剖白了自己对乡土的向往和亲情。似乎,这一辑的开篇之作《是秋天了》,就给全辑乃至全集定下基调:“一场雨后就是秋天了……加一件衣服就是秋天了”,如果说这还只是表面陈述,那么,“孩子去了远方就是秋天了”,就是深层次的含蓄隐喻。对于独守空巢的老人,这不是漫长的秋天吗?社会变革的大环境,祖辈世代生长的乡土,正在经历漫长的秋天,投射在我们心灵。
  
  嘉德诗歌在叙述大变革下心路历程的同时,显示娴熟艺术手法。“公路收费站换成超限检测站的牌子/张老汉明白,自己的手推车不会超限/加上蓝棉袄也不会”(《超限》)中,“加上蓝棉袄也不会”,“一粒粒麦子会超限/直到麦子重新发芽/他都不相信”(同前)中“直到麦子重新发芽/他都不相信”,令人莞尔。而张老汉还是超限了,前后对比,令人心痛。
  
  现代化把人与传统越来越撕裂的同时,也在密切着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无所不在的无线电波把我们网络在一起。最先结识嘉德是百度搜索安阳诗人,读到嘉德的《黄河》《打井》《南拐巷》,全是关乎家乡的。以后在他的博客上读到更多,觉得嘉德的诗清丽浏亮,晓畅明快,而且无所不能写,引起我注意的是他更多关注身边事、身边景。惭愧的是,我也在安阳生活并且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遍览我的写作,描述养育我的安阳的诗歌,竟然凤毛麟角。从根出发,脚踏实地,轻歌曼舞,就是南拐巷的嘉德。从根出发,嘉德走的很稳,也一定能走很远。从根出发,是一条多么坚实宽敞的通天大道啊。嘉德给了我动力,我要向他学习。嘉德曾邀约我几次,无奈俗事缠身,总是缘铿一面。今年六月间李小雨先生来安阳讲学,我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眼就认出了他,就像认出多年前的老朋友一样。前几天欣闻由河南省诗歌学会及安阳文联主办的嘉德诗歌作品研讨会即将召开,心下十分高兴,此乃安阳诗歌界的一件大事,于是打去电话祝贺,蒙嘉德当晚驱车送来两本新进出版的诗集。捧读之下,感慨万端,写下这些文字,聊以祝贺嘉德诗歌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并嘉德诗歌创作更上层楼。
  
  嘉德,河南省内黄县人,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安阳作协秘书长,现居安阳。做过教师、医生、装潢设计、销售、编辑等,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刊》、《中国诗人在线》、《河南作家》、《河南诗人》、《牡丹》、《文源》等官民诗刊,诗歌年选及选本。多家诗歌网站驻站诗人版主。出版诗集《变脸》(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星星诗文库),诗集《南拐巷之舞》(中国文联出版社),诗合集《在路上,第三条道路诗歌集》等。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4 22:11
推荐内容
  • 希望就在你的脚下

    有一天,你会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到同一种风景,那一定是爱火再次燃起,相信定是上天在指...

  • 过去,现在,将来

    小男孩终有一天会变成大男人,小伤痛也终有一天会变成大快乐,男人就是要在痛苦中成长...

  • 开始懂了

    为一个不爱你的男人流泪是愚蠢地,为一个你爱的男人流泪是痛快的,为一个爱你的男人流...

  • 心痛的感觉

    心痛的感觉就是这样,让人受不了,又让人戒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