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短篇故事 >

寒门将军之伟大的母亲

时间:2013-03-20 1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孩子又一次哭哭啼啼回来了。正在织布的母亲看着他单薄弱小的身影在门口一晃而过,轻轻抒了一口气,好像一下午的劳作,能在这叹息中得以纾解。她抬高双臂,在头两侧做了个环绕,站起身形,复重重捶着腰背。 进到自己房间的孩子虽然停止哭泣,却没有拭去脸上的

  孩子又一次哭哭啼啼回来了。正在织布的母亲看着他单薄弱小的身影在门口一晃而过,轻轻抒了一口气,好像一下午的劳作,能在这叹息中得以纾解。她抬高双臂,在头两侧做了个环绕,站起身形,复重重捶着腰背。
  
  进到自己房间的孩子虽然停止哭泣,却没有拭去脸上的泪痕。他伏在桌子上,双手托腮,望穿柴门、长天,定定的出神,没有发现身旁的母亲。
  
  母亲看着被夕阳镀上一圈金辉的孩子,心里柔柔的。她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哭泣的儿子落魄而归,却不知如何安慰。今天,她才发现儿子的脊背日渐宽阔,也许是时候了。只见她款款上前,把手放在儿子的肩膀上。
  
  孩子觉察到母亲掌心的温暖,有些不好意思地随手抹去泪痕,叫道:“娘。”
  
  母亲满意地抚着儿子厚实的肩膀,儿子,他终于长大了。多少次,儿子都要把头埋在她的怀里,失声痛哭。今天,儿子脸上的红云,绝不是夕阳的余晖。这个快长成毛头小伙子的儿子,他今天又是咋着了?
  
  “娘,啥叫亡国奴啊?”
  
  年轻的母亲不曾想到儿子会问出这样话来,一时有些惊讶。
  
  “先生说,国家要亡了,我们就都是亡国奴。娘,吴真的会亡吗?”母亲不知如何回答。儿子真的长大了。
  
  “先生说,曹、刘失道,皆为晋有。吴若失道,孰可保全?”儿子小小的眉头拧成一团,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牵挂和担忧。
  
  “孩子,”作母亲的徐徐说道:“这些事情你还不能完全懂得。先生教你读书,教你关心天下大事,这些都对。可是,孩子,你最应该的还是学好功课。”她怎能责怪先生给十一二岁的孩子灌输忧国忧民的思想呢!先生没有错,孩子也没有错。只是,有什么用呢?
  
  “娘,爹爹在边关保卫国家,我要找爹爹去。”
  
  听儿子这样说,作娘的真正慌了。“不行!”母亲断然说道:“你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读书,读好书才能将来保卫国家。”
  
  “可是,还有将来吗?”儿子的语气竟然咄咄逼人。
  
  母亲一时语塞。
  
  
  
  第二天,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母亲心下一爽,赞道:“老天有眼,老天有眼。”
  
  她款款坐在织布机前,开始一天的课业。织布,就是她的课业呢。
  
  这位年轻的母亲晓得:吴俗竞奢,皇上信巫。这不是什么好兆头。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转相仿效,耻独无有。这是亡国的迹象啊。官家从边关寄来书信,说皇上听信谗言,要游幸荆州、扬州,路遇大雪,道路陷坏,苦了当差的士兵,上百人拉一辆车才勉强拉得动,非止累乏,风冻将死。官家听士兵说:“若遇敌,便当倒戈。”吓坏了。
  
  “娘,俺走了。”儿子在身后说。
  
  “你要去哪里?”年轻的母亲从回忆里拽会思绪,很是惊诧的样子。
  
  “俺要去边关找爹爹去。”
  
  “你疯了。没看见下着大雨吗?”
  
  “娘,俺不怕。”说着还抖了抖身上的蓑衣。
  
  母亲知道不能来硬的,软下话语道:“孩子,先坐下,等等,娘有话说。”
  
  儿子极不情愿,嗫嚅着还是坐了下来。
  
  “你知道爹爹在哪儿吗?”
  
  “知道。爹爹在北方驻守。”儿子笑了,扬了扬手中的信皮。
  
  “可是,你知道爹爹在信里都说了些啥吗?爹爹要你听娘的话,爹爹要你和先生好好读书。”母亲说的很慢,却句句在耳。
  
  “真的?”
  
  “娘啥时候哄过你?”
  
  “娘,读书没用。”
  
  “胡说!”母亲震怒了。“谁说的?”
  
  “读书能不当亡国奴吗?”儿子抬起脸来,直视母亲的目光。
  
  这位年轻的母亲知道,得和这个已经懂事的孩子讲一讲一介武夫与运筹帷幄的道理了。
  
  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竟然越发大了,庭院里积水如潭。
  
  
  
  “娘,孩儿懂了。”儿子忽然又问:“娘,爹爹是将军吗?”
  
  “你爹爹他是皇上的扬武将军。”母亲缓缓说道。她知道,国破之时,就是官家以身殉国之日。
  
  “娘,孩儿也要当将军。”
  
  母亲满眼慈爱,笑了。“孩子,当将军也要好好读书。快去,快去学堂吧。”
  
  身穿蓑衣的孩子望着庭院里的暴雨,忽然犹豫了。
  
  “你不是冒雨去找爹爹吗?”母亲揶揄自己的儿子。
  
  “娘——”
  
  母亲晓得孟母断织的故事。问:“近来读的啥书?”
  
  “贤文。”
  
  “贤文很有意思,能背一段让娘听吗?”
  
  孩子马上流利地背起来。
  
  当背到“光阴如箭,日月如梭”的时候,母亲问:“你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孩子愣愣地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母亲因势利导,拿着手中的梭说:“孩子,这是什么?”
  
  “织布用的梭子。”
  
  母亲边织布边指着来回穿梭的梭子说:“你看这梭子快不快呀。”
  
  “快,真快。”
  
  “对,这时间也像娘手中的梭子一样,过的飞快,像射出去的箭,一眨眼就不见了。”
  
  “噢——”孩子豁然开朗:“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原来就是说日子过得飞快啊。”
  
  “是呀,孩子,像你这样不用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可惜不可惜呢?”
  
  “娘,孩儿懂了。孩儿要珍惜光阴,用功读书。”
  
  “那你该咋着做呢?”母亲鼓励着孩子。
  
  “娘,俺这就去学堂。”未待说完,就冲进暴雨中。
  
  这个不畏艰险立志要当将军的孩子就是西晋中兴功臣大将军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那位年轻的母亲,就是我国历史上四位伟大母亲之一的陶母湛氏。另外三位伟大母亲的故事分别是:孟母断织、欧母教子、岳母刺字。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4 22:11
推荐内容
  • 半个太阳,两个月亮

    写在前面的话:如果说女人是半天边,那么男人就是半个太阳。没有太阳的照耀,这半边天...

  • 拾人

    每当娃娃们问起自己是打哪儿来的,大人们总是说:拾来的。 晚饭还没吃罢,央儿就叫哈...

  • 焖地锅(下)

    路上,大河说:要是那个大脖子把土豆都拿走咋办?清华附和道:就是,咋办啊?乔戈说:...

  • 焖地锅(中)

    小生随手取来大河、清华铲好的土坯,在灶口围成一个圆圈,然后一圈圈垒,越垒口越小他...

  • 焖地锅(上)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被老君领回放在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

  • 寻找那封天堂的信

    寻找,就注定有收获吗?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寻找,最终仍是一无所获,为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