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杂文 >

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

时间:2013-03-31 23: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水过河 点击:
一座城市,有两种记忆:一种可以成为岁月典藏,一种永远湮没在尘埃里。 其实,只要用心剪下风景,那么记忆就会因风景而变得更丰盈恒久。 时常萦绕在脑海的一些镜头,记载着风霜雨雪、沧海桑田,还有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内心的呼唤。 这种

  一座城市,有两种记忆:一种可以成为岁月典藏,一种永远湮没在尘埃里。
  其实,只要用心“剪下”风景,那么记忆就会因风景而变得更丰盈恒久。
  时常萦绕在脑海的一些镜头,记载着风霜雨雪、沧海桑田,还有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内心的呼唤。
  这种呼唤,来自生命对历史的忠诚,来自影像对流逝的敬畏。
  城市记忆,贯穿了一个时代发展的历程。保护城市记忆,就是保护一座城市的文明史和发展史。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传统建筑和生态环境是它历史文化的载体,深深烙下了这座城市一代代人的生活印记。它融化在人们的血液里,理应代代传承,就如同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先人的血液。
  当传统建筑遇上现代都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很多承载着城市生活的印痕已逐渐消逝。人们置身在喧嚣浮华的都市生活,往往只顾着向前奔忙,顾不上回过头看看那些消逝在时间烟云里的史页。
  许多年过后,我们拿什么让后人重温最真切的城市记忆,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呢?
  目前,由于城市管理者多偏重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重视城市记忆的保护,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丢失了历史,迷失了记忆,患上了严重的“城市失忆症”。
  纵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他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时候,和我们国家现阶段一样,没有保护城市记忆的意识,无数老房子、旧街道就这样在摧枯拉朽式的城市建设中灰飞烟灭。经历“城市失忆症”痛苦之后,他们幡然醒悟:意识到城市不能只有现代化资产,还要拥有人文和历史。于是,倍加重视历史搜集和城市记忆的保护工作。
  香港政府十分注重保护城市记忆工作,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都通过各种方式全程记录下来。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本土文化,没有历史,就是在拔掉自己的根……不能没有根,只有钱”。
  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鲜活地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我们保护城市记忆,如实地记录深圳城市建设项目和保留好深圳城市建设的影像资料,反映城市建设者是如何用一滴血、一滴汗建设起来的示范新城,印证这个城市伟大的建设精神和光辉的时代进程。
  一位哲人说过:“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一座城市不能丢失自己的“根”和“魂”。灿烂的城市记忆,不仅可以赋予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和集体回忆,更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管是一百年后,还是几千年后,这些记录下的城市记忆,将成为绵长历史中的一个个路标,让我们的后人借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保护城市记忆,就是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一座懂得记录现在、思考未来的城市,是一座可以追溯历史根源和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它将会以高瞻远瞩的姿势,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水过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1 08: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