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杂文 >

简约滑县话

时间:2013-04-09 20: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杨 点击:
河南话简约。有一个相声关于起夜的对话,谁?我。Zua(四声)?尿。意思明了。简约不简约?但我以为,滑县话尤其简约。 河南省自古及今都被称作中原。菩提达摩说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有大乘气象。大乘气象就是文化思想的环境和文化传承环境。遂于少林

  河南话简约。有一个相声关于起夜的对话,谁?我。Zua(四声)?尿。意思明了。简约不简约?但我以为,滑县话尤其简约。
  
  河南省自古及今都被称作中原。菩提达摩说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有大乘气象。大乘气象就是文化思想的环境和文化传承环境。遂于少林寺面壁九年得道,传释迦牟尼心印。中原这块土地,文化积淀丰厚,受文化熏陶日久,对文化的理解自然非同一般,不可小觑。华夏人文文化的基础,造就了佛法东传!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几经变迁磨难,似乎早已面目全非了。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民族融合: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二是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期;三是元、清两个异族的入侵。显而易见,民族融合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元末明初是其典型代表。当是时,朱明初立,中原地区赤地千里,乃不得不从山西大槐树大量移民。今河南河北山东、南方的许多省份甚至海外华人,多有到山西大槐树寻根的。也就是说,许多省份的许多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不是当地土著。我想,当中原千里无鸡鸣的时候,山西来的先民,他们不会去管他们新的居住繁衍地原先居住的人的风俗语言,他们当然按着自己的习惯生活。几十数百年之后,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分化得好像他们不可能是大槐树的后裔。这是时间开的一个小小玩笑。我想说的是,当地原先的生民们的风俗语言,哪里去了?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上溯到元末明初,嘎然而止。最古老的中华人,在哪里?拥有夏商周时期最纯正血统的中华人,还有吗?人言唐朝人已经沾染了胡味儿,以后的历朝历代,百味俱全了。百味俱全没什么不好,民族融合带来的是生机与活力,这就好!
  
  若是钻钻牛角尖,非得刨根问底,客家人似乎更加纯正。据史料记载,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就是说,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有名的“客家三州”即为嘉应州、赣州、汀州。中原地区的古老的中华人,在这里相对完整地保全下来。让这里的人朗诵《诗经》里的诗歌,最和古音韵。他们的相貌,暗合古陶器人形。
  说的这么远,意思是河南话不是自古如此。下面要说的,都是自某一个历史节点发展到现在的情况。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这毋庸置疑。来到这里生活的人,自然濡染到最最经济的讲话方式。经济的讲话方式蕴含的信息量大,效率高嘛。滑县话就是如此。兹示例如下:
  
  人体器官类Hiao(四声):孩子;biao(四声):鼻子;buao(四声):脖子;
  
  日常用品类wao(二声):袜子;kiao(三声):筷子;
  
  疾病类fiao(三声):痱子;
  
  动物类shao(二声):虱子;
  
  人名类niao(二声):妮儿;
  
  其他zua(四声):干啥;zho(二声):知道;chuai(一声):出来;mao(二声):没有;lio(一声):了吗
  
  举几个对话的例子:
  
  例一:——zho(二声)不zho(二声)?
  
  ——不zho(二声)。
  
  例二:——做完lio(一声)?
  
  ——mao(二声)做chuai(一声)。
  
  意思嘛,自己翻译。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4 22: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