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原创诗词 原创歌词 最具影响力诗词网 无家人的心灵彼岸
 
今日文章更新:1篇 ┆ 共有文章:736篇 ┆ 网站地图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短篇文学 > 杂文 >

水,正在河中淌成海——简评水过河的诗歌创作态势

时间:2013-12-21 20: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水过河 点击:
留意水过河的诗歌,是在烟雨红尘原创文学网站里。老实说,水过河之外,烟雨里并没有几个值得我用心去关注的作者。 之前,我一直比较关注伊沙、安琪、余怒、韦白等人的创作。伊沙的创作一直在民间的阔大场域里展开,他的诗多能呈现出民间日常状态贴近诗人血肉

  留意水过河的诗歌,是在“烟雨红尘原创文学”网站里。老实说,水过河之外,烟雨里并没有几个值得我用心去关注的作者。
  之前,我一直比较关注伊沙、安琪、余怒、韦白等人的创作。伊沙的创作一直在民间的阔大场域里展开,他的诗多能呈现出民间日常状态贴近诗人血肉的真实和诗意,散发出一种蓬勃民间诗性的野生气味;安琪的诗有着女性诗人难得的大气,她似乎总是以不容质疑的目光逼视自己的内心,并大胆地敞开内心的真实与隐秘,这使安琪的诗歌以一种特别的发音方式传达出一个诗人面对世界的全部困惑和异常复杂的内心冲突,并由此以极其个人化的方式呈现出某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生存困境。余怒的诗中总是隐约游动着一种咔嚓断裂的声音,似乎是身体里面骨头的折断,也似乎是极远处巨大建筑崩塌的声音,这种声音停留在读者的心上,大概是要留下一道带血的刻痕的;韦白是一个低调的诗人,长期在寂寞中埋头写作,他的诗中总有一种外科手术医生的冷静,显而易见,他对当代精神世界中隆起的肿块怀着清醒的警惕意识,因此,他往往通过某种哲学表达式的追问审视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层结构,这使他的诗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精神标本。
  在这里,我不厌其烦地评论伊沙等人的创作态势,是因为我认真地读了水过河的部分诗作后,觉得诗是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就表现在如水过河样的80后诗人人才辈出,才华出众,他们的诗,认真得无以复加。每一首、每一个字,都是情感的结晶,都是对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并且业已成为诗人灵魂的精神放逐。水过河的诗朴实,不饰雕凿,又贴切生活与现实,让坚硬的、纯净的东西发光发热,让黄金在天空中舞蹈,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这是我对他目前整体诗歌创作态势的总的评价。下面,我简单地沿着水过河诗歌中所展现的他年轻的命运(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轨迹,来欣赏他的诗歌理想和个性风格,即诗歌创作态势。
  
  落日悄然地躲进行囊
  我拎起收敛了的希望
  继续行走第二十三条街
  等最后的风声掠过梦中许愿树
  屈辱在黑色的驿站无声地谢幕
  我啃着风骨背起信念开拓二十三岁的大山
  
  ——水过河:《最后的风声》
  
  海德格尔说:思就是诗。
  这显然是不够完美的,但它的指向暗示了诗的无限可能性。
  二十三岁的水过河,正在淌水过河。也正在走向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不过,今天的诗坛不很正常。面对今天诗歌创作的平面化、碎片化、无深度、无历史、无中心、不确定性、自我放弃、历史与个体深度的拆除,作为创作力强盛的“水过河”们,该如何把握自己?如何思考诗歌的走向?仅仅是“我啃着风骨背起信念开拓二十三岁的大山”怕是不够的。
  当然,我从水过河500余首诗作中,也从《最后的风声》中,看见了80后新生的一代,就是在这么一个没有诗意的时代——“水过河”们在执拗地捍卫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和他们的诗学观念、美学理想,他们顽强地坚守着深层生命体验的诗意宽度,是有诗学理想和诗学立场的新生代,富有独立的人文品质。他们作品中的历史在场感、现实感、纵深感非常明显。这是态势一。
  
  一天过去了
  又是一天过去了
  光阴塞满了心绪的囊
  我掏出自己
  抓一把雨露擦亮流浪
  ——水过河:《2007,流浪》
  
  诗歌是无限孤独的艺术。二十三岁的水过河,从《最后的风声》到《2007,流浪》,这是十分自然的心灵轨迹:一方面在思考中前行(流浪),一方面在前行(流浪)中面对孤独。诗人从来都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美和气质,这种气质常常伴随着渴望、惶惑、领悟、猛醒……诗中一个“擦亮”,使诗歌中的孤独气质成为精神高贵的闲庭信步,是从容、豁达,是一种孤独的自我挑战,是一种无法企及、无以言说的美。是信心、信念!孤独的体验,这是态势二。
  
  父亲是世界的主流
  弟弟是羸弱的支流
  我何时站成一座
  默默的桥支撑心事
  支撑梦想
  站在路过的城市看别人的风景
  母亲是一潭岁月的死水
  无法轻漾思念的朵朵浪花
  
  ——水过河:《想念父亲与弟弟》
  
  乡愁,亲情,是诗人们先天的病症。在水过河诗歌的轨迹中,孤独与流浪,自然牵出乡愁与亲情。我喜欢这首诗。因为我的童年生活与水过河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充满苦难与不幸。所以对于乡村、乡愁与亲情这一诗歌母题,我是爱恨交加的。相信水过河也是,因为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因为他的乡村、亲人及乡村衍生出来的家园史、创伤、宿命、信仰、苦难与光荣,都将成为他的精神之源。
  他是老槐树下一个爱做梦的孩子。我也是。敞开内心的真实与隐密,展示沧桑,这是态势三。
  
  水在飘,向村庄,海子的村庄。风翻滚起三丈高的麦浪,声声叫唤山上的不死鸟。
  水在飘,向城市,老子的城市。雨溅落起五米深的旋涡,点点打湿流落的无人家。
  
  ——水过河:《水在飘》
  
  从“小我(乡愁)”到“大我(水在飘)”,变化的轨迹由此而延伸到乡村、城市、天空、大海……,这是水过河思维的自然延伸,是他诗歌创作走向深层的必然。说到城市、乡村这些词语,这里有一个创作的问题:诗歌中对词的运用。村庄、城市、麦地、玫瑰、天空等等大量的意象,被一些“善意的”诗歌评论家提醒:这些词要回避。这是很滑稽的,在诗歌史上没有说一定要回避哪个词。问题在于这些旧词,怎么用出新意,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任务。关键的是诗人要防止随波逐流,诗人要保留独立的个性,要用回自己的语言。从这首诗中我看到水过河自己的语言风格,已逐渐成熟、有个性。走向自己语言的个性风格,这是态势四。
  
  《围城》
  一只狼闯进来了
  一只狗爬出去了
  
  《灯》
  你亮起来的时候
  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
  
  ——水过河:飘……(外10首)
  
  这是水过河诗作中少见的一种风格,少年老成。它使我久久探索于诗中意象之间的跳跃变化,它将冷静的思维贯穿始终,并依赖一种强烈的、复杂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造出思想的空间,从而将读者置于全新的阅读快感和诡异意象的奔突中……
  当你写诗写到一定程度之后,不是你在写诗,而是诗在写你。这是一种创作境界,我看到水过河正一步步向它走去。用缓慢、镇静、独自的节奏。这是态势五。
  
  几年前,一位老人病倒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
  那天,风走过,雨走过,岁月走过,泪水走过,上帝就这样匆匆地带走了一个人的命根。
  现在谁也难以忘却,那天刚好是大年初一,鞭炮响亮得很,几条街道也听到。
  一个人走了,除了一座房子空着,忧伤的语言也空了。
  
  ——水过河:《空房子》
  
  最后,我不得不谈到诗人的姿态。这是态势六。
  它不是向上的,也不是向下的,而是平视的。这是从时代中获得的答案。
  干净纯粹,这是诗歌最美的一种品格?,我权且把它称之谓“风骨”。
  有时候,一首诗可以纯粹的表达喜悦和美,或者忧伤和痛苦,而不需要任何深刻的含意。但《空房子》所呈现的场景、意境、思想,是平视的、立体的、沉重的、深刻的。这首诗所呈现的姿态,代表着水过河的诗歌创作水平已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我认为。
  我期待着,他一直这样沉稳有力地走下去,走出一条自己的河流来。
  
  作者谷城(2007、11、15、东莞)

(责任编辑:且诉编辑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水过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3-03-11 23:03 最后登录:2013-11-01 08:11
推荐内容